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分红险保证收益有限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在保监会“调结构”、“回归保障”的要求下,期交分红险无疑是目前保险公司力推的主力。不过,相比最简单的消费型保险,相比分红险、万能险这些简单的投资类保险,期交分红险无疑是结构最复杂也是最容易引发误导的保险品种。对于普通投保人,在投保期交分红险之前,最好对其有一个足够深刻的认识——否则未免被“忽悠”。
  就费率而言,期交分红险绝不逊色于期交万能险。如果我们以某款5年缴分红险的生存总利益(包括累积获得的现金返还、退保时获得的现金价值和中档累积分红)占累积保费的比例为例,第一年仅为53.11%,即保费的46.89%作为费用交给保险公司了。虽然这一费用比例伴随缴费年限的上升会逐步降低,但是第二年37.48%,第三年29.46%依然是不低的水平。如果我们继续用“回本”的概念作为考核分红险投资水平的一个标准,那么上述这款分红险要到第九年生存总利益才超过累积保费,这之后才开始慢慢有钱赚,进入盈利期。其他的期交分红险也许因为产品结构不同,回本年限稍有不同,但是绝大多数的回本期均同样漫长。然而,在产品宣传和推介时,销售人员一般不会讲这个“残酷的事实”,往往要待投保人买入之后才会发现原来分红险的收益并不如自己以为的那么美妙,上海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上寿险业的退保率是15%,其中分红险的退保率最高达到30%。如此高的退保率,恐怕与分红险给投保人的预期收益水平和实际收益水平的巨大落差脱不了关系。

  更糟糕的是,无论是期交万能险还是期交投连险,其初始费用都会在产品说明上以清晰的表格公示,投保者只要稍稍仔细查看,就会对费用问题有一个清晰地了解。然而,分红险的费用问题几乎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产品宣传上几乎不会提及,销售人员更不会主动告诉你,往往是要到投保人对分红险不满准备退保时才会发现,一旦退保必将损失惨重——这时就不得不陷入两难,退保将损失一大笔钱,不退保则被迫持有自己不满意的产品甚至被迫继续缴费,无论如何都让人郁闷万分。

  分红收益还看运气

  对于分红险而言,产品说明上说的花好稻好的每年返还终究是小部分,真正的收益主要还是来自于分红。以上文举例的产品为例,其生存总价值每年以4.5-4.6%的水平递增,但其中来自于中档分红的收益就要占到整个收益的44%左右,是仅次于生存金的第二大来源。但是,所有分红险产品中给出的红利收益部分都只是假设数据,所以才需要给出低、中、高三档来作为演示。至于你买到产品之后,实际分红收益接近哪一档,事先是根本不知的。

  更糟糕的是,事实上你也不可能在购买分红险产品之前知晓这款产品的分红水平。保监会2009年年初发布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除向投保人提供红利通知书外,保险公司不得向公众披露或宣传分红保险的经营成果或者分红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投保之前,你根本无从得知保险公司分红险的经营状况如何,是否相比其它投资对象更具优势,不同公司产品之间的比较更是无从下手。

  于是乎,购买分红险就成了一件“比拼人品”的事情。如果你凑巧遇上一家投资水平较高,分红收益不俗的保险公司,那么恭喜你,这款分红险的确可能为你提供颇高的收益;但是若你不幸遇上了一家投资水平较低或者极为保守的保险公司,分红水平自然较差,那么不幸之后还是不幸——这时候即使你对产品很不满意,也很难退保了——退保不是不可以,但是可能要承担30%甚至45%的退保费用,让人肉痛。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