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抱怨其几年前购买的分红险,实际分红与险企提供的《红利演示表》预示的数字相差甚多,感觉受了保险公司的欺骗。
据网友称,2009年他经不住某人寿保险公司业务员游说,购买了一款两全保险(分红型),年交保费1万余元,交费期20年。根据险企制作的《红利演示表》,该产品每年分红在5000元。而按照合同约定,保险公司每年应向投保人寄送分红方案,但网友从未收到任何有关分红的信息。直到前不久他决定退保,险企才核算说这几年其分红所得为1000多元。网友大为不满,提出《红利演示表》上的数字怎能与实际分红相差十万八千里?就此质疑险企有意隐瞒经营状况,利用虚假红利引诱投保人上钩。
近年来,分红险一直是保险消费投诉的"重灾区",不夸张地说,类似网友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几乎"隔三岔五"就在各地上演。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前6个月投诉总量12417件,同比上升27.88%。从投诉险种来看,分红险在人身险投诉占比超过55%。那么,作为一种初衷是让消费者分享险企更多经营盈余的产品,购买分红险的投保人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避免落入险企"预先"设置的"陷阱"?红利从哪里来
所谓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投保人的一种人寿保险。
近年来,各种分红保险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上涌现。尽管名称不同,保障内容各有侧重,但产品的红利总是来源于三个方面: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其中,死差益是指实际的风险发生率低于产品设计时预期的风险发生率(即实际死亡人数少于预期时产生的盈余);利差益是指实际的投资收益高于产品设计时预期的投资收益所产生的盈余;费差益是指险企实际的营运管理费用低于产品设计时预期的营运管理费用所产生的盈余。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