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上,除了直接赠险,当然也不乏通过参与游戏的方式获赠保险的互动,如百年人寿的“擦亮蓝天抢踏青险”低碳公益活动就是其中的一款。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安邦保险则推出了“狂欢世界杯”主题活动,通过参与“组队摇一摇”活动,便可领取安邦保险的“乘车族交通意外险B款”。
不过,对于微信渠道的免费赠险,投保人还应特别注意两点:首先,要确定是否是从官方途径领取保险。投保人可拨打该保险公司专门的客服热线,核对保单的真实性。其次,应及时激活。对于接受了赠险的消费者,应及时进行激活操作,让保障生效,否则保险将白白浪费。
“保险公司赠险最初的出发点可能就是希望用户通过免费试用亲身体验,让用户能更加了解保险,了解保险能够为其带来的益处。当然,赠险也是保险公司开发新客户的一种营销手段。只不过如今,随着微信的兴起,现在保险公司赠险的方式已经逐步从传统的电话、短信渠道向微信渠道转移。”上海一家大中型保险公司营销部负责人表示。
免费保单也应详细了解
不过,从投保人的角度来看,无论你是通过电话,DM还是微信平台,如果你真的接受了这样一份免费保单,请务必将保障内容、保障期限、被保险人、受益人弄弄清楚。万一真的不幸发生保险事故,这份保单可能会帮上大忙。
保障内容。即便是意外险,也有各种类别。究竟是交通意外保险、综合意外保险、还是单纯的航空意外险?
保障金额。交通意外险需弄清各种交通工具分别的保额,而综合意外险可能会有附加的意外医疗保障,意外医疗有时实用性更强。
保险期限。了解保障是从同意接受保单后立即生效还是次日或某个约定时间生效。对于获赠旅行意外险的市民来说,免费保单一般可以在规定时段内任意时点开通,只需出游前一天即可。
受益人。被保险人一般为接受免费保单的本人,而受益人通常为法定受益人,如果被保险人有特殊需求想要更换受益人,应及时向客服咨询如何变更。
如何理赔。保单的意义在于它能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障,因此,接受免费保单的市民也有权利了解如何申请理赔,凭哪些材料才可获得理赔。否则,这份免费保单对自己或家人没有半点意义。
要提醒广大消费者的是,面对免费保险,还应谨防不法分子借免费赠送保险的机会骗取个人信息。如果对方需要你提供银行账号、社保账号,或是其他与家庭经济息息相关的材料时,要多留一个心眼,因为真正的免费保单并不需要这些材料。若遇到对方向你索要这类信息,很可能是遇上不法分子了,一定要当心,特别是要提醒家里的老年朋友当心,千万别因小失大。
保监会拟出台相关规范
此外,保监会近期下发的《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赠送保险有关行为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要求人身保险公司可以以促销或者公益事业为目的赠送人身保险,但不能赠送财产保险。所赠送的人身保险产品只能是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且保险期限不能超过1年;不能赠送返还型意外伤害保险和任何形式财产险。对每人所赠送保险的净保费不能超过100元。
记者还了解到,在监管层不定期的检查中,发现个别保险公司以赠送保险为由,获得客户的身份信息,变相违规开展业务,这种行为破坏了保险市场的有序竞争。因此在《征求意见稿》中保监会规定,人身保险公司总公司应加强对赠送保险行为的管控,赠送保险行为要经过总公司的批准,严禁以赠送保险为由,变相开展违法违规业务或进行不正当竞争。
此次《征求意见稿》同时还明确了“人身保险公司赠送人身保险,必须取得被保险人同意,并向被保险人签发保险单”,并且赠送的人身保险视同正常销售的保险产品进行管理,这意味着获赠的保单将与日常销售的保单享受同样的理赔标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