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加速所导致的工作压力提升,以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存在,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各种重大疾病更容易被诱发、重疾发病率不断上升。近日,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所示,近6年我市新发恶性肿瘤呈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我市新发恶性肿瘤登记病例14831例,较上一年度增长18.15%;2012年排名前十的恶性肿瘤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恶性宫颈癌、白血病、鼻咽恶性肿瘤和食管癌。此外,多地频发的雾霾天气、饮用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更是频频见诸报端,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因为部分重大疾病在早期发现阶段立刻干预,治疗痊愈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患者必须马上拿出一大笔的治疗费用,这还不包括术后的药费、后期的疗养费、误工费、丧失工作能力等损失的费用。社保因为有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罹患重大疾病时所需的长期开销。因此对于重大疾病这样的巨大风险,通过购买商业性重大疾病保险转嫁风险是明智的选择。
一般来说,完善的寿险保障黄金准则是由“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构建起来的全面保障金三角,投保顺序应当是意外险、健康险和寿险。在投保额度足量的情况下,这样全面的保险计划才能真正做到雪中送炭,为家庭撑起全面防护安全伞。因此,投保人可以在专业保险人士的指导下,经常对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和保额进行检视,了解自己的保障缺口,调适保障的范围和额度,用“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为自己和家人构筑起全面而充足的保险保障。
提升养老金替代率
提前做好未来的养老规划,采取社会养老机制和个人财务准备的双保险,是目前解决养老问题的好途径。养老问题不单是如何解决未来生活花费的问题,还涉及如何跑赢通货膨胀、如何转移人身风险、如何保证资金安全等诸多专业理财课题,科学的养老规划需要借助全方位的理财模式来实现,商业保险在养老规划中无疑起到重要作用,合理配置商业保险将有助提升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个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退休金/退休前的工资。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替代率越高,越能保证老年生活的品质,反之,则会影响养老生活。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一般来说,目前收入越高,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越低。据专家估算,目前的收入水平超过平均工资的三倍者,未来的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可能会低于30%。
因此,依靠“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养老保险无法实现高品质的养老生活目标。而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有金额确定、收益稳健,合同约定等特点,可以在社保的基础上帮助参保人员提高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一般来说,养老规划可以通过购买人寿保险或年金保险进行准备,比如分红两全保险、万能保险和年金保险等都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尤其是年金保险,由于其独特的设计,且有领取周期固定,更被用作养老规划的首选产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