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光买保守理财产品,只有货币基金、国债等产品。
即便是人到中年的妈妈们,也不必投资过于保守,因为过于保守很难跑赢通货膨胀,实际上的资产还是不安全的。稳健投资策略适用于多数的工薪族妈妈们,建议兼顾灵活性、收益率与风险三个因素,根据自己的习惯、家庭资金的多少来选择不同的配置。
误区二:强求买到好股票,妈妈群变炒股群。
不少妈妈的微信群也是炒股群,交换投资心得。不过,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均不建议妈妈们盲目投资股票。纵观股市30年,真正从个股升跌中赚到钱的散户并不占多数。广大妈妈们还有宝宝需要精心照顾,时间也有限。为此,家庭流动资产中的个股投资份额不应超过20%。如果想做进取投资,不如转而购买混合型基金,委托专人理财,从中长线大趋势中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
误区三:买了太多功能重复的保险产品。
广州日报记者调查中发现,很多城市的妇女做了妈妈之后,担忧增加,很多人在保险公司的推动下,购买了特别多的保险产品,生怕自己的宝宝未来没有保障,而其中很多保险产品的功能却是彼此重复的。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工作单位都为员工配置了基本的社会、医疗与养老保险,对于妈妈本人,最需要增加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与重大疾病保险,有余力,可以增加购买养老类的保险产品。再有余力,为宝宝购买教育保险,而教育保险也可以被基金定投产品所替代。
不同妈妈不同理财配置
案例一:年轻四口之家。广州天河区王女士一家四口住在106平方米住宅中,两个孩子2岁和7岁,夫妻年龄在35岁上下,年薪税后在36万元上下,流动资产约有32万元。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财富总监何威建议:该家庭年消费额控制在15万元之内,建议购买重疾险与意外伤害保险。流动资产配置如下,5万元购买货币基金,10万元购买美元投资方向的QDII或货币基金产品,12万元购买股票型基金,5万元购买普通银行常规理财产品。
案例二:中年三口之家。广州海珠区罗女士一家三口住在110平方米住宅内,孩子15岁,夫妻年龄在45岁上下,年薪税后50万元,家庭流动资产85万元。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财富总监何威建议:该家庭的年消费额建议控制在20万元之内,建议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与养老保险,平时可以增加购买基金定投产品。流动资产配置如下,5万元货币基金,20万元混合型基金,10万元股票型基金,20万元普通银行理财产品,10万元逐步买入黄金产品,剩余资金购买美元投资方向产品。(来自:21CN新闻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