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步幅问题。
多数教材上说要用较小步幅迈步,俺的体会不同,长时间的行进中俺习惯于用较大的步幅(比平时走路的步幅稍大),这样感到更轻松一些。(因为减少了总的迈步次数,或许有利于减轻脚底的磨损?)
12、中途休息时不要脱鞋。
长时间行进脚一定会浮肿,脱了鞋一旦再穿是比较难受的。
13、背包防水。
登山包本身都有一定的防水性,防雨罩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用东西。但是,如果你被雨水持续不断地淋过三四个小时以上,你就知道防雨罩也不是完全可靠的。防水袋虽好但是容量有限,推荐用大塑料袋(家电包装的那种,够大)包裹衣物和睡袋。类似白马这样的溯溪活动这样做就更有必要了。
14、怎么装睡袋。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压缩袋来装睡袋,错!这种办法俺早就抛弃了。睡袋反正放在最底层,不要额外包装,直接塞进背包里,然后上面该装什么装什么,只管使劲压。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空间,装好的包内部充实,外观饱满。
15、GPS与登山表、指南针。
这个话题其实有点多余,因为已经有很多人谈过了。GPS是个好东西,也很专业,可惜使用中的限制因素太多了:太耗电、太容易受天气和地形影响、反应速度慢,我们又很难搞到大比例尺地形图,还有一些时候万事具备,天上就是没有星星经过!登山表提供的海拔数据受气压影响大,但是测量相对高度还是比较准的。比较典型的一次,俺在山里走了一个星期,GPS竟然只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总共收到了3次信号,一路上的高度测量全靠卡西欧了。手表嘛反正带着不碍事,GPS有时候就可以精简掉了。
很多人还喜欢携带军用指南针,比较流行的是62、65式。俺推荐定向越野用指南针(其实不是专业定向用的,是那种有机玻璃的,跟手机面积差不多的)。实际上军用指南针并不适合户外,偏重偏大,坡度计、里程计、速度盘、精确定向、测距等功能发挥不了太大用处,定向越野指南针轻巧简单实用,二三十块钱的质量就足够好了。
16、开路刀。
狗腿当然很威风,但是对付南方山路上柔韧的荆棘和杂草,这玩艺儿实在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砍树当然不错,但是俺认为只要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都不应当动它们。俺自己找铁匠打了一把开路刀,长,细,薄,轻,锋利,开路非常好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