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你是否准备了一束康乃馨、一张贺卡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随着人们保障意识的增强,为父母亲购买保险成了节日一份特殊的礼物。为年迈的父母亲投保老年人意外险、为中年父母亲投保重疾险、以及为怀孕的准妈妈购买一份带有妊娠期保障的产品都能让这份关爱变得更加持久。
不过,子女若想作为投保人,用自己赚到的薪水为父母亲购买保险,就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个矛盾——年龄与收入。
为父母投保费用较高
“我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作3年了,妈妈今年54岁,我觉得她最需要的是重疾险,可按照现在的收入我还是买不起。”今年28岁的陈峰仍是公司的普通职员,虽然想为母亲购买一份重疾险,但代理人报出的保费却让他望而却步。
想必这样的情况不是个案。现在二十多岁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父母都已过不惑之年,有些甚至已年过半百,子女将他们列为被保险人投保,可能会力不从心。这主要是因为不少保险产品的费率与被保险人年龄密切相关,父母年龄越大所需要的保费也就越高,而年轻人的收入却还未达到相应的水平。
比较明显的是疾病类保险,由于被保险人年龄越大出险率越高,所以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也就越贵。一个45至50岁左右的被保险人选择二十万元重疾险,每年所需的保费从五六千元至上万元不等。这样的金额对月薪四五千元又要支付房租、基本生活费的年轻人来说可是笔不小的数目。
而等到子女收入上升,有了一定的支付能力时,父母的年龄也就更大了,甚至超出了不少产品规定的被保险人年龄上限。在这样的矛盾下,子女为父母投保所能选择的产品范围就变得非常狭窄了。
保障自我亦是对母亲的关爱
那么,是否有一种两全齐美的方式,既让父母亲得到一份保障,又能避免年龄和经济收入产生的尴尬呢?
其实,对父母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可以换一种方式,那就是为自己买保险,让父母少为子女操心担忧,同时也换一个角度让他多一份保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