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展开,先期试点的是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和新农合补偿水平由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80%到90%。这对患病儿童及其家庭无疑是最大的喜讯和帮助,在国内和国际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此,多少个家庭从此开始踏上幸福之路,多少个孩子将重漾明朗的笑脸。
儿童大病救助,政府率先挑起大梁
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2010年6月7日,卫生部、民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
本次试点工作要求,可先从解决0至14周岁儿童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类重大疾病入手,优先选择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等6个病种进行试点。各地也可根据当地医疗基金支付能力,适当增加试点病种。
6月9日,卫生部在湖南召开了现场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6月24日,卫生部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服务能力现场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
2010年5月18日,四川省卫生厅与财政厅、民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6个病种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