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赵明32岁,在深圳某科技公司任职营销部门总经理。其时,太太许宁诞下宝宝。新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的快乐。当年A股正值牛市盛宴,掌管家中财政大权的许宁在股票上有斩获,两口子颇为高兴。考虑到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及早准备教育费用便提上日程。于是,通过买股票给宝宝准备教育金的想法就顺利成章出现了。
许宁计划将养育费用从每月结余中支出,而孩子的教育费用则需要从长计议。子女的教育费用是刚性的,宁多勿少,宁早勿迟,同时,这笔资金的年收益率至少要高于通货膨胀率4%。但教育费用是阶段性支出,许宁和赵明商量,并听取一位做理财的朋友建议,对于早教、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兴趣培养的费用,用现有资金一次性投入16万元,对高中所需要的现值4万元,打算每月定额定投基金,直至15年后,孩子升高中时准备妥当;而大学的学费,也用每月定额定投基金准备,希望18年后这笔资金如期到位.
按照最低年收益率5%,将教育费用分三个方案同时执行,每月合计定投1200元,占家庭的月收入5%,很轻松。许宁觉得一切都安排完美,想着当时恰逢牛市,别人口中想要的回报率都是翻倍,这区区5%的年化收益率不难实现,说不定收益率可能有20%、30%以上。由于在股票上收益不错,在定投的基金选择上,许宁决定投资三只股票型基金,哪只涨得好,就选哪只。刚开始做定投的几个月,恰好是2007年的7月到10月,股指飙升,所定投的基金表现不错,许宁和赵明高兴极了。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上证A股指数创出6124点后,股票与基金价格纷纷掉头向下。进入2008年后,证券市场更是一片颓势。许宁看着原来盈利的基金纷纷都变成负收益。莫谈5%的收益,能不继续亏损已经是奢望了,她甚是焦急。但她还是继续每月定投。到了当年9月爆发雷曼兄弟倒闭事件,许宁害怕了,账户已经亏损15%,赵明劝她停止定投。许宁想了想,都跌成这样了,既然选择每月定投,就没有理由停止。为了将投资成本进一步降低,许宁反而在08年的9月开始,每月多定投800元。直至2009年2月开始,随着国家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落实,基金净值随着股票价格回升,到了当年7月,许宁的两个定投基金账户已经从亏损到盈利12%。既然账户已经有盈利,许宁恢复原来定投1200元的金额。但是7月过后,A股暴跌,许宁看着好不容易涨上去的基金账户几乎一夜之间打回原形。许宁开始怀疑定投基金的这一种理财的方式,到底是自己对定投没理解透彻,还是定投本身有缺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