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星星不慎摔伤,医疗费用为4000元,梁先生拿着收费清单到其中一家保险公司理赔时,获得了4000元的赔偿,到另外两家公司理赔时,却遭到拒绝。
点评: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业务管理中心主管朱伟说,保险法规规定,保险公司赔付的医疗费用金额不能超过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由于梁先生已经在其中一家保险公司获得了4000元的足额赔付,另外两家保险公司就不能再为星星的医疗费用进行重复赔付。
不少家长爱子心切,认为保险越多越好。实际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样做,容易出现重复购买,就有可能像案例中的梁先生那样,每份保险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误区二:一份保险保全部,案例:2003年,有业务员找到吴先生,向他推荐了一份少儿终身险,称该产品包含了意外险、医疗险、教育险,说得吴先生心动不已,便买了一份。2008年,吴先生的孩子得了肺炎,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痊愈。当吴先生拿着单据向保险公司理赔时,却发现该险种附带的医疗保险金赔付金额很低,与实际的医疗费用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点评: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业务管理中心主管朱伟说,不少保险公司都推出了所谓的终身产品,基本上包括了教育险、医疗险、意外险的所有保障。不少家长都选择购买这一类型的保险。但事实上,越全面的险种,相对费用也越高,如果不是购买很多份的话,就不免出现出险以后理赔金额少的问题。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买保险的时候,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把各险种分开购买。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身体弱的,多买点医疗险;想继续求学深造的,多买点教育险。这样,家长的负担减低了,但孩子一旦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得到足够的保障。
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家长也可以通过增加购买份数的方法来增加保险系数。如果您只想给孩子买一到两份保险,那么您应该先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而不是“跟风跑”。明确侧重点、选择最适合孩子特点的险种进行投保,才是最明智的。
误区三:只保小孩忽略家中经济支柱,案例:梁先生和爱人都是个体工商户,他们只为自己购买了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却为孩子购买了意外险、教育险以及养老保险。2008年5月,梁先生不幸因意外身故,爱人由于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孩子的保费,只好退保。根据保险协议的相关规定,梁先生爱人在退保过程中,还损失了一大笔保费。
点评: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业务管理中心主管朱伟说,如果客户只保小孩,而不保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父母本人,一旦本人发生意外,家庭经济来源中断,将会导致小孩保险费欠缴,保险保障不能得延续,退保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