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提高劳动者报酬,让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已成为社会共识。我们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降低企业和职工缴纳比例。这样,在“减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直接增加百姓收入。企业省下来的钱就可用于给职工涨工资,职工省下来的钱就变成了可支配收入。大家的钱包鼓了,消费才更有底气,生活水平才能明显改善和提高。
也许有人担心,政府增加对社保投入,钱从哪里来?对此,我们认为,应当通过国有企业增加分红来补充。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不应完全归企业支配,而应上缴国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这部分收入可作为政府对社保的投入。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利润大幅增长。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国企向政府分红的比例,将国企部分利润用来补充社保,从而使社会资源实现更优化的配置。按照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未来五年将加大社保投入,将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10%提高到25%。因此我们认为,国企上缴红利和地方卖地收入,应该成为社保资金的稳定来源。
由此可见,降低企业和职工社保缴纳比例,不断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是必要的,也是确实可行的。这也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收入分配公正与社会和谐稳定。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