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出席在北京举行的“金融IC卡推广与应用研讨会”时透露,中国将全面推行“金融IC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IC卡已经高达1815万张,预计到今年底发行量将达2840万张,市场潜力巨大。
金融IC卡又称为芯片银行卡,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由于金融IC卡具有容量大、安全性高等特点,它的推广正成为全球银行卡产业发展趋势。
尽管对许多普通民众而言,金融IC卡仍是陌生字眼,但中国监管层已将其列入未来五年金融业发展重点。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表示,力争在五年内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具有金融功能,而这将与中国亿万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中国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10日强调,当前推进金融IC卡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中国银行(2.99,0.00,0.00%)卡风险防范水平,还将带动行业和城乡信息化发展、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同时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高现代金融服务水平,并推动中国国家战略型产业发展、提升整体安全和设计水平。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4.29,0.05,1.18%)、农业银行(2.65,0.02,0.76%)、中国银行、建设银行(4.78,0.04,0.84%)、交通银行(4.79,0.02,0.42%)、邮储银行及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已开始发行金融IC卡。其中仅中国工商银行金融IC卡的发卡量就达到1586万张。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也表示,在社会保障卡上加载金融功能,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跨部门战略性合作,相信会产生长远的历史性影响。两部门将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的目标,并实现芯片级的合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