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专家建议,我国应构建应对老龄化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及养老机构建设,甚至应将养老产业提升至国家层面加以统筹安排。
而按照民政部门的思路,“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城乡养老设施的投入,建立起省、市、县以及农村四级养老体系,到“十二五”末,每1000名老人养老床位从目前的19张增加到30张。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投融资渠道,鼓励更多民营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此外,将通过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打造一支尊老敬老、爱岗敬业、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养老护理员队伍。还将建立养老机构的准入、监管和退出的机制,确保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
我国养老产业之所以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少、服务单一、运营效益低、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究其原因,除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外,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不到位,建设用地供应不足,项目审批复杂、周期长,也影响了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机构的积极性。
对此,一些地方也正在积极探索,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二次北京市民政会议上表示,鉴于养老现有设施不足与日益增长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北京将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的原则,通过政策扶持、制度规范、资金引导、奖励督导等手段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制定出台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金补贴、信贷支持、市场准入等综合配套优惠政策、措施,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培育一批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其他地方也在探索类似的做法。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我国老年产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趋旺。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每年高达6000亿元,但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矛盾,这意味着我国老年产业蕴藏着巨大潜力与商机,也说明老年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是个既方兴未艾而又带有浓厚公益色彩的银发产业,需要社会多方关注与呼吁,更需要各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在年迈时都需要得到呵护与关怀。让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