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政府承诺的每月12元的养老金为何缩水成两元?椒江区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当时的这种养老保险是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一般叫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按照当时的年利率测算出每月12元的养老金,但近年银行利息一直在下调,结果就导致了“两元钱养老金”的问世。
对于许多和黄大伯一样的企业工作人员来说,这件事情就没有那么好笑了。
“只要不是公务员,谁都可能成为‘黄大伯’。”高风是上海一家企业已经退休的高级工程师。
“我是1993年从事业单位调到企业。现在的养老金只有原单位60%不到。”高风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我国公务员养老金的通常标准为退休前收入的80%。这是基本合理的。但关键问题在于企业的养老金方案,当初的设想是养老金的标准为退休前收入的60%,余下20%由企业年金解决。但这一专家学者们设想出来的理想方案,在中国的现实中被碰得头破血流,只能年年修补。
关于当前企业年金的现状,在近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中描述道,“尽管2011年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大幅提高,而且主要得益于覆盖人数的增长,但其覆盖面仍然十分狭窄,对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出台,很难指望企业年金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未来几十年担负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任”。
“以我自己为例,我所在的企业1996年左右就建立了退休补贴,高工300元,工程师200元,一般工人120元。2002年年金化,一次性交予保险公司,以后每月由保险公司支付至今。当年300元将近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现在只占据了上海市2011年的平均工资的很少一部分。这样的年金很难引起人的兴趣。对于一些企业工人来说,退休养老金保证的只是基本生存需要,而不是尊严,尤其是那些从来没掌过大权但为国家作出过一定贡献的企业知识分子、工程师的尊严。对企业的领导来说,他们可以不在乎这点儿退休金,但对多数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高风说。
养老金双轨制“走的不是一条道”
对于养老金双轨制的存在,许多人都已意识到其弊端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