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我们缴纳工伤、医疗、养老3种保险,每月共444元,大概是以前的2倍。当然,我自己也要支付一定的比例。”来自山东省聊城市的赵百云6年前到上海打工,一直从事电器维修工作的他,亲身感受到了上海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现在,我们外来打工者的社保水平真的是大大提高了!现在在上海打工心里更有底了!”
上海从今年7月起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围,并采取逐步过渡方式缓解企业和个人的实际负担。其中,城镇户籍的外来从业人员参加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险种和缴费规则与上海市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完全一致,非城镇户籍的外来从业人员目前按规定参加养老、医疗、工伤3项社会保险,外来从业人口正逐步融入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中。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此次政策调整涉及人群范围广,社会影响大,且企业和个人的实际负担都有较大幅度增加,为实现平稳过渡,上海市对非城镇户籍的外来从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设定了过渡期。按照过渡办法缴费的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缴费基数实行5年过渡,且在过渡期间,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缴费基数也可按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上海的社保工作将着力跨越‘身份坎’,不再受制于户籍等因素。”这位负责人表示,上海将严格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保障劳动者依法参保的权益。
除了外来打工人员,上海本地农民也切实享受到了社会保障的完善和进步。为了提高农村医疗保障,让农民看病没有“后顾之忧”,2010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实施办法》。
如今,上海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参保农民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彻底改变:从去年年底起,上海150万“新农合”农民上医院,像城里人一样刷卡,“实时报销”;只需在参保地办个手续,就可跨区定点医疗,看病费用仍按“新农合”规定报销。上海的农民们正在挥别“小病靠扛”的尴尬。浦东新区祝桥镇先进村的村民老周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突发重病,3个月用掉13万元,“新农合”给他报销了8万多元,“如果早一年,最多只能报5万元”。
数据显示,上海去年的“新农合”人均筹资经费达750元,比2005年的306元增长一倍多。集体扶持资金建立了大病减贫补助基金,对高额医疗费用进行二次补偿。对民政部门确认的低保户、五保户及残疾人家庭,补助标准由原来的70%报销比例,再提高10至20个百分点。根据这些措施,若一个农村居民患病住院治疗需要20万元,只需自负4万元左右。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上海市调查总队公布了农村居民是否满意“新农合”实施状况的调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逾八成受访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制度有积极评价,认为现在农村看病更方便、治疗更及时,并认可小病基本不出村、可以跨区就医、提高就诊报销比例等多项新措施。
除医疗外,养老也是很多老百姓的一块“心病”。为了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养老需求,上海市将在“十二五”期间推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这一国际成熟的养老保险产品,将在上海率先“破冰”。
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个人收入中用于购买商业补充养老保险部分,其应缴个人所得税延期至将来提取商业养老保险时再缴纳。这一产品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其中最知名的属美国的“401K计划”。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