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对事故高发岗位、设备部位与零部件的分析研究计划。找出事故高发现象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事故发生。对事故高发岗位要加强岗前培训,除了强调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和工伤预防操作规程外,还必须在提高劳动者作业能力和工效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比如:改革生产技术与工具、合理运用体力、改进操作方法,改善劳动制度和组织、注意劳逸结合(如安排工间暂歇和工间休息),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病治病与增强体质等。
对事故高发设备部位与零部件进行研究与采取预防措施时,应重点从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做到安全使用生产设备。施行预防措施时,要分别对可动零部件、飞出物、噪声和振动、易燃易爆物质,以及工艺过程中产生粉尘、有害物质的生产设备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以避免在运转时与其接触;高速旋转零部件,必须配置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合适的形状、尺寸的防护罩;凡工艺过程中产生粉尘、有害物的生产设备,应尽量采用自动加料、卸料装置,同时必须有吸入、净化和排放装置,以保证工作场所和排放的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二是确保生产设备的稳定性与预防生产设备断裂。三是加大对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研究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比如:施工单位对高空作业人员应该供给工具袋;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如果上下两层间同时进行工作,上下两层间必须设有专用的防护棚或者其他隔离设施,否则不准许工人在同一垂直线的下方工作;施工现场中的脚手板、斜道板和交通运输道,都应该随时清扫,如果有雨水冰雪,要采取防滑措施;工人从事设备安装等有坠落危险的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实施对职业高危行业的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测计划。要做好就业检查、定期健康检查与职业病普查。就业检查是对将要从事某种作业的人员进行的健康检查,是一种上岗前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是根据作业中职业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危害程度,按照一定的时间期限进行的专项健康检查;职业病普查是对接触某种职业有害因素的人群普遍进行的健康检查,以便检出与该职业有害因素有关的疾病、亚临床症状等,找出各种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的伤病的分布现象和规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及时妥善地做好安置。
做好工伤预防性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测。通过工伤预防费“出资买服务”的方式逐步推进和扩大受益面,将有可能接触和引起职业危害的所有岗位从业者都纳入受检范围,协助企业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同时,对企业现场工作环境有毒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找出职业危害的行业分布规律,建立工伤预防性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测数据库,用于分析工伤(职业病)事故发生的行业分布、岗位分布、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等,找出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发展规律,有效进行工伤预防,降低工伤发生率,保障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实施工伤风险分析评估及预警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建设计划。重点通过研究和分析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发生的行业、原因、时间、地点、伤残情况,医疗期和基金使用情况以及预防项目的实施效果等指标,及时了解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发生情况和规律,对基金影响程度,做到提前预警,提出工伤预防和整改建议,有针对性地促进用人单位做好工伤预防,有效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
实施工伤康复并实现完整“三级预防”措施。第一级预防,主要是源头预防,做好事故危险源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至关重要。要通过对生产过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达到安全、卫生标准,实现源头预防目标。第二级预防,主要是开展健康监护,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处理,防止损害进一步发展。第三级预防,主要是对已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促使其最大程度康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