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居民称为“家门口的医院”。虽然不用像在大医院那样“排队、等床位、花大价钱”,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到社区医院看病。面对公众“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呼声,2月21日,新疆都市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卫生局了解到,该局初步定在3月1日开始按区域规划对辖区内的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重新梳理。
2009年4月6日,国家公布新医改方案,眼瞅着“三年过渡期”将至,市民对花大价钱、大力气扶持的基层医疗机构是否满意?
记者走访后发现,市民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资质和服务能力存在着质疑。家住乌鲁木齐市长江路的刘敏,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完病准备回家,对于自己舍近求远的原因,她坦言道:“离家20米的地方就有社区医院,可我眼睛上长了个东西,他们却看不了。光凭这一点,我就觉得社区医院需要升级。”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付志新说,每天来中心看病的患者从十多人到四五十人,特别是方便门诊开设在居民家门口后反响很好,但是涉及到专科时社区医院确实存在无法胜任的情况。
想解决眼前的服务能力的问题,付志新认为,人和钱缺一不可。付志新说:“首先要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其次要有足够的经费。社区医院留不住人,一个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当4个人用是常有的事,而工资每个月只有800元,干不到3个月有人就走了。”
“通过长期的走访调查和评估,我们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较弱,所以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强化服务能力。这次检查谈不上重新洗牌,而是摸底评估,将集中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让这些机构充分发挥价值。”乌鲁木齐市卫生局副局长王刚说,此次主要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进行清查、考核,最关键的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据王刚介绍,为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将从三点入手:第一,制定对口支援方案,让二甲以上的医院派主治医生以上的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一年以上,这将与医生的晋升、晋职直接挂钩;其次,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框架下,制定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路径;第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进入二甲以上医院进行中、短期培训。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