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保基本”还是“全面保”?
来自广州市人保局早先的数据,居民医保基金在2008年尚有4467万元的结余,为何从2009-2010年度,2年间突然就出现了1.3亿元的缺口?人社局的说法是,医保基金出现亏空的原因十分复杂。
不过,亏空却是早有预期。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在2010年“门慢”等三项待遇提高时,就预计医保基金每年将增加支出5亿元左右。
事实上,业内对医保制度究竟应该是“保基本”还是“全面保”的问题,一直颇有争议。
新医改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李玲在京召开的第八届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就曾直言:医保制度应该保基本,目前一些地方保得太多了。
“现在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基本?我们有没有给基本一个定义?因为在医改的过程中,我自己不是很清楚什么是我们的基本,比如说北京上海的保险现在连器官移植以及随后得药物都包了。医疗需求是刚性的,怎么来改变未来,这是很大的挑战。”李玲如是说。
在她看来,未来的医保报销制度就应该像飞机上的经济舱、公务舱、头等舱,经济舱里面应该有什么样的内容政府应该确定,然后中央政府应该支付更多的钱对它进行融资;公务舱应该是选择性的,可以让省政府去负担更多的筹资责任;而头等舱应该完全是由个人通过商业保险支付。
国内创新药物企业浙江贝的副总裁兼研发中心主任谭芬来则向南都记者坦言,创新企业辛辛苦苦做一个新药出来,却很难进入医保,最终若使得企业连投资都拿不回来,中国的药物创新也许将难以为继。
而在广州一些从事仿制药药物的企业看来,医保是一个广泛覆盖的基本保障体系,报销政策应该向质量可控的国产仿制药倾斜。
“谁能做到与一流企业一样的标准,就给与一流企业一样的价格,我想会有很多企业去做。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医保与招标是分开的,你想药品不贵是不可能的。我们期待决策层从高端医院用药格局已经被外资近乎把控的现实,从国家医药产业安全的角度,制定医保规则。”该家企业的老总如是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