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又称退休金,是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作为生活来源由失去劳动收入者定期领取。今年7月,中国老龄办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这意味着,仅有不到4000万老年人靠养老金作为养老经济保障,而其他1.4亿人还只能靠家庭和自我解决生计问题。
如果除开数量庞大的企事业退休职工,以及公务员群体,可以说其他群体,特别是城市三无人员,以及农村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障的体系。表面上,在养老金上存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双轨制,如果加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其实是三轨制。同时,考虑到农村养老保险的低水平,能否达到两成比例还值得怀疑。海南省文昌市东阁镇侠夫乡玉山村农民余亚英每月只能领到3元的农保养老金,这是很多地方的参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的真实状况。即使从推行的新农保来看,每月55月元为起点的普惠养老金发放,在居高不下的物价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按2009年月7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时间进度看,要实现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也要等到2020年,从一点来看,两成老人靠养老金的现状,还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养老金应当是“老所有养”最基本的体现,两成老人靠养老金说明,有一个更庞大的群体游离在养老国家保障的体系之外,如果再加上数千万的失能老人的养老,可以说未来的养老形势将会异常严峻。在养老体系和标准低层次的语境下,特别是农民养老的问题应当得到优先解决。考虑到农村农民的收入状况,公共财政在农民养老保障中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国外农民的养老保障地的成熟经验是,农民养老保险一般都是在政府的主持或主导下进行的,特别是在制度创立过程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参与和主导,制度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为缩小城乡收入和社会保障差距,坚持奉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路,对农民养老保险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但从起点上应当体现均衡性原则。不过,时下的新农保的制度设计,依然延续着这样的之前的思维,城乡的收入差距就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同时,如何在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收入源道,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都应就早不就晚,否则这样的格局一旦深度固化,积重难返之下解决起来就更加困难。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