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深圳社保转入转出奇慢 各地政策不一成主因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平均每天要收到六七百封申请将社保转出深圳的信件,以及两三百封将社保转入深圳的申请信。
  目前,在市社保局积压的2万多宗转保业务皆因为转出地提供的记录不够清晰,或是银行账单难辨主人。“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跟社保转出地反复沟通,派工作人员拿着账单去银行一张张问,一天做不出一份表”,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有时候甚至需要出动局长亲自到各地社保机构去协调。

  在电子政务日渐普及的今天,国内转保业务却还没有完成“无纸化”。市社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尽管国家层面的跨省转移平台系统在2010年就已经建好,但各地要跟它对接,还需要对自己的业务系统和流程完成改造。而广东省内的转保平台今年才建设完毕。

  转保停留在“手工时代”,上述工作人员坦言“很要命”,“用有限的几个人输入和核对几万份数据”。据介绍,目前深圳市社保局社保关系转移科仅有19位工作人员。

  提速之策??

  摆脱手写完成“无纸化”建议年轻人暂缓办理

  “我们目前的‘慢’,其实是想对参保人负责,把数据衔接的工作做好”,关系转移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尽管国家政策规定可以转保,但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的数据必须要完整衔接,“如果囫囵吞枣,到参保人退休的时候,就会发现待遇根本算不清楚”。

  市社保局直属分局局长李东介绍,要提高转保效率,除了通过内部挖潜和与外地社保机构加强协调之外,另一条必经之路是建好与广东省转保系统、人社局转保系统相对接的信息平台。“各地都在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平台的建设,现在深圳已经基本具备大规模转保的平台”,他说。

  为何拥有信息技术优势的深圳,对接国家转保平台的进程反而不是最快的,反而受困于手工信件?对此,黄险峰解释,一方面是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一直在不断调整,而各地的政策也随之调整;另一方面,深圳的社保系统从1992年就开始运行,技术在当时属国内最先进,且顺利运行至今,“但是现在这种先发优势变成了劣势”,他说。目前,市社保局正在向市委市政府申请立项,计划对社保系统进行重构,“希望能够顺利立项,提高我们的效率”。

  黄险峰透露,为了保证退休人员和临近退休人员的利益,市社保局专门为他们开通了绿色通道,让他们尽快把社保转入深圳。据他介绍,国家政策要求参保记录被永久保存,因此不会换了城市缴费记录就没有了。他亦提醒参保人,应尽量要求原转出地通过人社部和广东省的转保系统进行转保,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临近退休,或者没有确定退休地点,可以不用挤这趟转保的‘春运’,相信越往后转保会越方便”。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