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生育保险 > 正文
 
北京上百万流动妇女因户籍无法享受生育保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本次调查数据反映,流动妇女享受生育保险的仅有4.0%。从2005年7月开始实施的《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中规定,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职工可以享受生育保险。

  报告同时指出,由于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正在进行中,全国范围内、城乡之间的医疗保险难以顺畅接续,在北京的流动妇女常年跨省、跨城乡打工,实际上也难以享受户籍地的医疗保险。

  此外,令流动妇女满意并可以承受的医疗服务严重不足。北京市流动人口定点医院、平价医院仅有3家,这些定点医院的医疗费用特别是住院分娩的费用较低,吸引了不少流动妇女不惜花上两三个小时的路程去检查和分娩。

  来这些医院的孕产妇多,产科医生每人每天接诊人数为70人左右,医生接诊量大,态度难免不好,就诊者等待结果的时间也很长。调查中发现,一名做产前检查的流动妇女连续等了两天,第二天下午4时左右终于等到结果时,医生又给她开了一张化验单,她丈夫将化验单撕毁,拉着妻子就走,“咱不做恁多检查了,也不住院生了,就在家里生。”

  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尚待加强

  据了解,近几年,北京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将流动妇女纳入其中,社区计生人员对育龄妇女予以登记,建立生育卡,以街道为中心,提供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等各种常规性服务。即将自10月1日起实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也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明确规定了流动人口可以免费享受多项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拓展了服务范围,简化了获得服务的手续。

  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妇女对某些相关服务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例如,90.2%的流动妇女表示,在北京没有参加过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培训、68.6%的流动妇女不知道现居住地有免费提供避孕药具的场所。

  流动妇女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缺乏专业化渠道,对涉及自身生育权益的一些法律法规知晓度不高,妨碍了她们对于生殖健康相关权利的认知。从调查中设置的测试性题目的回答情况来看,流动妇女普遍比较缺乏生殖健康基本知识。

  “知识不足、意识不强、社会支持度低、自我防控能力弱是北京流动妇女生育健康的普遍状况,而这些妇女又集中从事劳动强度很大、劳动报酬很少的餐饮业、保洁行业。”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北辰东路社区工作人员周丽芳说。

  周丽芳在工作中发现,流动妇女基本上没有获得生育健康知识的有效渠道,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他们大多看一些娱乐节目。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讲座时,即使她们愿意参加,她们的老板也不愿意,没有人支持她们。但参与调查的一名流动妇女说:“以前有专门的检查,在屋子里做的;现在只有尿检和B超了,在流动车上做,但还要填表、贴照片,很麻烦,没人愿意去。”

  北大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有关专家建议,有必要把生殖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把生殖健康服务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进一步降低流动妇女在此方面的成本支出,提高其有效支付能力和就医意愿。

  当前的流动妇女生殖健康问题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在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强化相关机构在此方面的责任,而且需要加强相关的计生委、流管办、卫生部门、妇联、街道社区等机构在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方面的职能整合、协调。另外,应强化用工单位在流动妇女生殖健康方面的责任。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