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新农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则成为工业反哺农民、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渠道。农民每年最低缴费100元,累计缴费15年以上,到龄退休时可获得8倍以上的保障,且会不断“水涨船高”。这背后,是财政真金白银的投入,仅2011年各级财政安排资金就近30亿元。
退休养老金 连年提高、普通门诊纳入报销……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广东的社保普惠性日益凸显,润物无声地推高着这里的“幸福指数”。
晒晒我的幸福
老人:单位解散一样“老有所养”
“我家现有的幸福,绝对离不开社保 。”73岁的邹伯和老伴住在广州华景新城,每月合计近4000元的社保养老金 让一家其乐融融。
上世纪90年代,夫妇俩所在的广州一家国营无线电厂解散,工资都没有着落,更谈何养老金。庆幸的是,夫妇俩都纳入了社保,退休时都拿到了养老金。“这几年最大的感觉是社保退休金不断有钱加,最初只有500多元,现在有2400多元,老伴也有1500多元,翻了好几倍。这些钱是社保发的,不用担心单位解散没着落了!”
近期物价有些波动,邹伯说生活费贵了些,但他对政府治理通胀很有信心,“听说又要加养老金了,好消息肯定会越来越多。”
学生:年缴80元换来“救命钱”
“没有社保,我家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幸福。”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阿杰的哥哥激动地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2009年11月,20岁的大学新生阿杰因突发性脑出血入院抢救,生命垂危。巨额的医药费对于这个湛江的农村贫困家庭无疑是天文数字。刚好,广州市全面推进“全民医保”,阿杰参了保,保费为80元/年。他的医疗费158902.73元,其中医保范围内费用142600.24元,报销了83022.41元,比例达58.22%,民政部门通过社会救助又筹集了3万多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