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机关以及多数事业单位养老费基本上由政府财政或单位统包,实行待遇确定型养老金计发办法。职工退休时按照本人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与在职人员工资调整同步进行,退休金收入较高。
我国“第二支柱”还不发达
在不少国家,除了国家强制的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养老的“第一支柱”外,通常还会有“第二支柱”,也就是企业年金等。
我国也有部分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金基础上,为职工缴纳补充养老保险(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也有一些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
但由于对企业税收、个人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有限,而且即便是有经济实力的企业,也有方方面面的不同考量标准,比如更愿意给予职工当期更多的工资或奖金,而不愿意为职工建立长期的补充养老计划等,因此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二支柱”还欠发达。
“第三支柱”:个人储备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靠社保仅能维持退休后生活的“温饱”所需,想要过上富足舒适的退休生活,还要靠个人多做一些资金储备。“养老金缺口”这个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
而且,现在不仅仅是50岁以上的“准退休族”开始意识到退休准备的重要性,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有了一定的退休规划意识。房产、基金、保险等各种投资品种,已经进入不少人的养老金储备计划中,以房养老、建立动态生命周期基金、靠保险保证领取一定的退休金等观念也开始逐步为人们所熟悉。
不少中国人都已经意识到,必须尽早通过自己的努力,准备好退休生活的“第三支柱”!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