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企业养老保险改革的利于弊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近来,企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赞同者认为改革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平,消除单位差别带来的养老待遇不公。担忧者认为,涉及面广泛的改革面临巨大阻力,对改革前景表示谨慎。此外,养老基金困难会不会在有一天也成为降低其他单位养老金的理由呢?
  第二个问题,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机构如何参与改革。

  并不像很多人所想象的,中国的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一目了然、区别清晰。有一些分支机构按事业单位管理的系统实际上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其总部机构甚至是国务院组成部门。而很多按公务员机制管理的单位,实际上又是名副其实的事业单位。在这些部门,养老金体制可谓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理顺这些复杂的管理体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这一成本是难以估量的。实际上,这项工作多年来从未停止过,但是考虑到成本问题,迟迟不能理顺。要知道,很多机构担负着公共管理职能,一般来说应纳入公务员序列。但是,这一人群数量极其庞大,短时间内解决无异于纸上谈兵。而且,由于这一人群的游说和动员能力远超其他人群,损害其切身利益的改革更需谨言慎行。

  很多人认为,将公务员纳入此次改革或许会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简单的看,这种想法很有道理,假如所有财政供养人口均向企业养老金标准看齐,的确有可能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但是,对决策最有影响力的人会削减自己的切身利益么?即便真的做到这一点,那岂不是说所有人的养老金都没有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中国经济几十年高速发展的成果会到哪里去呢?这种看似平均的改革可能会导致更严重、更极端的不公平。

  更重要的是,假如财政困难可以成为降低财政供养单位养老金的理由的话,那么养老基金困难会不会在有一天也成为降低其他单位养老金的理由呢?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