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可以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家住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的凌碧云自小患有小儿麻痹,丧失劳动能力。以前即使是买个牙膏牙刷都要问家人要钱,一直以来不敢提基本生活以外的要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后,杭州主城区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定为每月90元,60岁以上的老人可直接领取。90元虽然不多,但凌碧云依然感到经济上自主了不少。
目前,浙江省城镇居民累计参保人数为140万人,他们中大多为家庭经济条件差、就业技能较弱的困难群体。
“虽说不多,将来也够我们两口子的油盐钱呢!”今年53岁的德清县武康镇五龙小区居民管明芳去银行缴完保费后,又算了一次账:每年缴费300元,到60岁之后每个月可领122.6元的养老金。五龙小区是一个城中村,虽然大家都住上了统一规划的小洋房,但是没有养老保险的担忧一直困扰着这些大部分已经失去土地的农民。相对于每年4000元的职工养老保险缴纳费用,缴费较低的城乡居保养老保险,对他们来说更合适。
说起为何参加城乡居保,杭州北落马营社区居民徐开兰给出的理由是:只有夫妻双方参加保险,才能申请廉租房。该社区3000多户居民中仅有49名居民从前没有养老保险,其中30人年满60周岁,可直接享受基本养老金。徐开兰今年30岁,由于患有心脏病一直未就业,没有职工养老保险,也买不起商业养老保险。她说,多亏了缴费档次较低的城乡居保,使未来有了一点保障,也可以申请廉租房了。
对居民养老在城镇地区参保人数不多的现状,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村养老保险处主任姜山坦言,“目前杭州市职工养老保险的平均待遇水平是每月1775元,而参加城乡居保的养老金能拿的最高待遇是290元。两种保险,同样都要求缴满15年,这种情况下,45周岁以下的居民更愿意通过找工作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副处长周坚说,“如果居民有工作,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那是好事。城乡居保是一项"兜底"政策,旨在为未就业的城镇居民提供一份基本保障。居民可自由选择参保与否,而且以后就业了,城乡居保账户和职工保险之间可以相互转移。”
周坚表示,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是大趋势,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社会保障大整合,让所有人享受同等的养老保障。
“一个月六七十元,去一次菜场就没了”
逐步提高待遇才能增强居民养老保险吸引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人认为,就目前的物价水平,城乡居保的待遇水平太低,“一个月六七十元,去一次菜场就没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