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率先实现医疗、养老保险全覆盖
嘉兴残疾人可以就近上大学了!日前,嘉兴电大与市残联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从今年秋季开始,该校将为残疾人专门开设相关专业的本科班,从而让嘉兴残疾人一举实现了在家门口上高校的愿望。“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一个城乡一体的残疾人保障体系已在我市建成,让残疾人在就业、就学、康复等方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市残联理事长陈美英表示。
南湖街道枫杨社区张剑的家显得异常安静,同是聋哑人的一家三口早已习惯了用手语进行交流。目前,张剑在市区一家福利企业上班,其丈夫因为腰椎不好,目前暂时在家休息。让夫妻俩最欣慰的是正在特殊学校上三年级的女儿,她是全家的希望。“不管小学还是大学,学费都由政府买单,我们夫妻俩也参加了医保,看病报销比例蛮高,老了还有养老金,以后生活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张剑用笔向记者描绘着美好的明天。
看病、养老,对残疾人甚至健全人来说是最关心的两件事。早在2003年,嘉兴市的一项举措就在全国残疾人中引起了极大关注,除了在企业就业的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外,未就业的困难残疾人均由政府买单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08年,以嘉善县为试点,逐步对所有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残疾人实行补助,保障残疾人老有所养。扶持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保费由政府全额补助,参保率高达98.48%,部分县(市、区)对残疾人医疗报销的比例比健全人再提高20%至25%,保障残疾人病有所医。
出台《嘉兴市残疾人保障实施办法》、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推进残疾人安居工程……依托全市城乡一体化大保障体系,这几年来,按照“普惠+特惠”的原则,嘉兴市、县两级积极出台残疾人养老、就业、医疗、就学和住房等扶助政策,大部分镇(街道)也出台配套文件,从而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较为完善的残疾人保障长效机制。
“这种保障体系是无缝的,具有连贯性的,很多是特意为不同残疾人量身定做的。”陈美英介绍,对城乡残疾人的各种保障,嘉兴从新生残障幼儿即已开始,通过筛查发现的残障幼儿,满3岁就可以送入幼儿语训部、智障幼儿教育康复中心进行及时干预、治疗。精神病人及智障者是残疾人中就业最为困难的人群,为此,嘉兴建立了全托的智障成人工疗康复中心和日托的社区庇护工厂,确保其月收入不低于98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为其缴纳“三金”。对发病的家庭困难精神病人,免费送入精神卫生康疗中心及时进行治疗。对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除集中、分配安置就业外,嘉兴还先后开展了两轮为不同残疾人设计的“菜单式”万人培训工程,将残疾人就业道路上的障碍降到最低。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