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如箭在弦,目前未获高层敲定
新年伊始,有关国务院准备成立“养老金理事会”专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消息频频传出,相关理事长人选亦已有闻纳入讨论议程。但据接近决策层人士向《新世纪[13.57-0.73%股吧研报]》透露,入市的节奏目前又有所变化,乃至是否入市,目前仍未获高层敲定。
入市引而不发,与目前舆论中的反对声音有关。有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规模庞大的养老金若在此时入市,难免承担“救市”之责,但中国股市丑闻频频,养老金“救市”无疑羊入狼口。
相反,亦有不少学者强调,养老金入市必是大势所趋,入市宜早不宜迟,但目前需对如何入市的关键问题做出妥善设计。
搁置方案支持统筹基金直接入市
据财新记者了解,酝酿有时的养老金投资运营方案,在2011年初即被提上优先日程。相关方案在2011年下半年曾向各相关部委征求意见。至2011年底,履新不久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公开场合就养老金入市屡屡“吹风”时,方案已基本定型。
其中,一种以统筹账户资金直接入市投资的方案颇受重视。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统账结合”的模式,其基金由现收现付的统筹基金和以长期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共同组成。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省份个人账户的资金与统筹账户合并管理。上述方案则提出,将尚未做实个人账户的省份的统筹基金结余一并上收;在精算的基础上,为地方支付留足一定月份的流动资金后,可统一开展投资运营。
按制度最初设计,统筹账户的资金并非作投资之用。需要长期投资的资金应源于个人账户。但由于政府财政并未负担转制成本,个人账户的资金普遍被挪用于当期养老金发放,个人账户长期空账,所谓投资运营无从谈起。
自本世纪初,由财政补贴为主的“做实个人账户”试点逐步在13个省市推开,至2010年底共做实资金2039亿元。
不过,全国2000亿的资金量远称不上巨大。凸显投资紧迫性的,是来自统筹基金部分的滚存结余。
与养老金缴费人群扩大和工资增长有关,在全国层面,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状况已得到大幅改善,基金结余总量快速攀升。至2008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逼近1万亿;三年后的2011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将近翻番,达到了1.92万亿。
由于统筹基金结余数量巨大且目前并不急用于发放,上述方案被认为操作性较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