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势与意义
1、引入有偿激励机制,为互助行为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保障
传统互助养老模式主要是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这种单向的付出缺乏互动与激励,主要依靠低龄老人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来维持,而由于低龄老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从助人为乐行为中得到的边际效用存在递减,随之会逐渐产生疲劳感,此外,自己未来的养老保障存在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性。
而时间银行引入有偿机制,使会员对自己的延期收益形成可靠的心理预期,时间货币这一无形资产给会员带来荣誉感、收益保障及与他人账户数额的良性竞争,这对会员可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从而保障互助养老行为的长期性与经常性。
2、老年群体价值得以发掘,在良性互动中,促进身心健康
笔者认为,老人需要的不是同情的施舍,而是平等的尊重,他们从发挥自我价值而得到的肯定中获取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远胜于刻意的关照与恭维。用自己挣来的时间货币获取他人的帮助,会让老人觉得更有底气。
每位老人都是一座宝藏,都有值得骄傲的本领特质,只是往往被他人甚至自己忽略了。时间银行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挥余热的平台,与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良性互动,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一项针对美国佛吉尼亚洲某地时间银行哮喘病人的跟踪调查显示,由于需要急救病人比例的下降,当地医院在治疗哮喘病上的花费减少了7成。
3、加强沟通,消除隔阂,提升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构建社会资本
居民通过时间银行这个平台,在互动中收获信任与友谊,可以打破现代人际关系的冷漠格局,同时,时间银行在社区内整合人力资本,可以实现价值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强大的合力,体现人文关怀。
美国VNS时间银行对其老年会员的调查显示,超过79%的会员相信时间银行能够为他们提供在家养老的资源支持。由此可以看出,老人们对时间银行具有很强的认同与信任感。同时,英国一项针对160位时间银行会员的调查显示,由于加入对团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所带来的身体健康改善程度远超于独居一人,社会资本存量的增长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老年、孤寡、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争议与挑战
1、只与时间挂钩,而与劳动强度无关联,会否出现拈轻避重的现象?
从理性经济人视角看,简单的劳动和复杂的劳动统一只用时间来计量显然不太公平,比如照顾一个生活自理的老人和一个卧床不起的老人在劳动强度上的差别很大,只用时间计量容易造成志愿者的懈怠,对劳动强度、提供服务质量较优的志愿者来说激励程度降低。基于此,中国有学者提出,将劳动按照强度的低中高分门别类,同等服务时间下,低等劳动强度的服务所获得的时间货币要少于高等劳动强度。
不过,笔者认为这样的建议虽然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但对于本来就是出于慈善、爱心为目的的时间银行模式来说,这样背离了其制度设计的初衷。首先,每个人的个体条件导致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具有差异化,但是互助之精神却是无价的,提供临终关怀与提供电话倾听服务,这两种服务虽然在劳动强度上不成比例,但它们产生的价值与效用是无法简单以劳动强度来衡量的。其次,正是这种以非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的互助行为,其新颖的理念与其弱化的经济领域规则,给时间银行带来了新鲜感与持久的生命力,唤醒人性中的无私与善意,这是它存在于世的重要意义与鲜明特性,从RGTB运行12年来从未收到过一份投诉的事实就可以看出人们对时间银行理念的认同。
2、如何化解小型时间银行的生存困境?
本文列举的两个时间银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积聚了相当雄厚的社会资本,运营的相当成熟。然而,对于众多刚成立的小银行来说,脆弱的资金链条与不完善的制度保障,为其持续性运营带来严峻的挑战。
以中国时间银行小而散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应当全方位开展与企业的合作,推出企业参与的互助计划,合作企业根据账户里时间货币的多少决定会员可以享受的折扣,并将会员购物的利润所得捐赠一部分给时间银行,同时,由时间银行为企业打公益广告,这样既对会员产生激励作用、筹集到稳定资金,又为企业宣传了社会责任感的形象,是为双赢。此外,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建立类似于英国时间银行这样的总行,对时间银行组织的合法性、时间银行储户的责任义务、时间银行储户管理、时间银行储户正规培训时数等做出明确的政策规定,组成专家团队,提供前沿咨询与技术支持,保证时间银行运行的良性状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