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广大群众十分期待。市民于女士说,一卡通和医保卡一样一刷就可以在医院、药店、银行办理结算、领取工资和养老金等业务,确实十分方便。如果今后能够把功能扩展到缴纳水电费、煤气费等方面就更好了,这样这张卡就能真正实现一卡多用。
赵建清告诉记者,社保卡是统一制卡、免费发放的。从本月开始,首批社保一卡通开始发放,目前,发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首批发放对象是市直机关单位,其他单位将逐步开展。
从“地方粮票”到“全国粮票”
社保卡是“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有效凭证,被喻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形象卡”和“便民卡”,它在社会管理中的工具地位早已被纳入高层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社会保障专题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早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的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将社保卡建设纳入国家总体部署,确定了“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达到8亿张,覆盖60%的人口”的目标。社会服务和金融服务被集成到一张卡上,老百姓持卡就能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使社会保障卡切实成为公民享受社会保障权益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形象卡”,成为把信息和服务送到百姓身边的“便民卡”。
社保人员介绍说,过去医保卡使用存在地区分割、城乡分割、人群分割的问题,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不能跨地区叠加以及医药费异地报销难等问题,弱化了医疗保障的应有功能,医保卡被人们比喻为“地方粮票”。比如过去沿海地区发生的农民工退保现象就与养老保险不能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缺陷有关。比如一些老年人由于不能异地报销医疗费,投靠异地子女时顾虑重重。这种分割性很强的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阻碍了人员的合理流动,急需实现社保卡的跨地区统筹。实现社保卡的全国联网,实现社会保险关系在全国范围内可转移、可接续,将“地方粮票”变成“全国粮票”是大势所趋。农民工小赵说,我们希望社保卡应用范围更大,不仅能在省内异地通用,在全国也能使用,这样我们打工就不用担心养老保险接续和医药费报销问题,到老时我们也能领到自己的养老金。
对此,赵建清表示,根据山西省社会保障卡建设指导意见,我省要先建立社会保障卡系统及应用服务体系,建立省级集中的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和省、市两级社会保障卡应用系统。至2012年,初步建成面向全省城乡居民、统一技术标准、多领域广泛使用的社会保障卡服务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将来,在技术支持下,将实现全国社保卡一卡通,个人持有社保卡就能异地缴费,异地领取养老金,异地就诊报销医疗费等,确保社会保障系统的整体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老百姓就真正没有后顾之忧了。
金保工程确保人人持卡
近年来,我市的社保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随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为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更加方便群众,按照“联名发卡、首发免费,统一制卡、分级发卡,城镇先行、覆盖农村,医保起步、两年覆盖”的目标,通过社保卡整合政府各类政务对智能卡的需要,整合全省已有项目建设成果,拓展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实现各类系统集成,做到集约建设、共享资源、协调运行。
今年,省人社厅与省公安厅签约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一卡通信息与居民身份证数据统一,保障了信息的安全和可靠。省人社厅分别又与5家金融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一卡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目前,我省首批社保卡试点市已开展了社保卡发放工作。我市作为第三批建设单位,社保一卡通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责成市人社局牵头,会同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广泛筹集资金,强化应用服务,加快社保卡体系建设,已于12月21日举行了社会保障卡首发仪式。随着社保卡逐步发放到位,持卡人手拿一张社保卡随时可以去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就诊买药。市人社部门表示,我市要全面推进一卡通建设,今年完成42万张发卡任务,明年完成农村居民全覆盖,届时全市将有140万人用上社保一卡通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