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海省卫生厅农卫处副处长马忠介绍,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从2011年开始,青海省将村医的补助标准由每个村卫生室每年农业区5000元、牧业区600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年8000元。同时,每个村卫生室按每年1000元标准给予水电暖补贴,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中专以上学历的村医,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的补助金。除了提高村医的收入,青海省还加强了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古城乡中心卫生院院长马迎旭说,每个月25日,乡中心卫生院会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此外,各级卫生部门还采取集中培训、临床进修、对口帮扶、全科医学教育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在硬件环境上,青海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投入3600万元,用于全省601个不达标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并同步配齐了常规诊疗设备。“有了这样的好政策,我们村医积极性都很高,也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了。”村医马应海说。
9.村医老有所养,青海循化为308名村医交纳养老金9.24万元
【摘要】近期,青海省循化县把308名村医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范围,为其交纳养老金9.24万元,全县所有村医实现了老有所养的目标。循化县坚持以“稳定优化村级卫生队伍,提高村级卫生服务能力”为原则,深入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了医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召开村医参保动员大会,动员村医积极参保,详细讲解参保政策,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民心。二是提前谋划,认真调查。对全县村医详情提前进行摸底调查,逐一进行登记,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规范实施,落到实处。根据调查结果,按规定受聘村医都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范围。
10.“有病不用愁了!”西藏色拉寺僧众全部参加了医保和养老保险
【摘要】说起寺庙的新鲜事,西藏色拉寺的强久老人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拿出崭新的医疗保险卡和医保证,展示给记者看,“这是我的,有病不用愁了。”强久说,感谢党和政府,让他晚年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现在,全寺在编的460人全部参加了医保和养老保险,提供了生活和就医的保障,我们僧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钻研佛法了。”46岁的强巴扎西说起西藏自治区从去年开始实施的惠及寺庙的政策,深有感触。“以前,许多僧人生了大病,只能依靠家里和寺里别的僧人救济。”2011年11月,西藏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寺庙僧尼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僧尼,不受户籍限制,本着自愿的原则,可在寺庙所在地按照自治区现行规定统一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