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双轨合并宜早不宜迟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达到3倍之多。在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看来,“双轨制”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认为,晚改不如早改。
在人民网进行的“2012年两会十大热点话题”网络调查中,共计超过155万人次参与投票,“社会保障”已经连续3年居网民关注度首位,超过90%的网民认为应提高养老金。实际上,自2005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连涨7年,但仍然无法让人满意,究其原因,物价虚高架空了养老金上涨的制度性善意,最关键的是,由于养老金双轨制的存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统计显示,企业退休人员连涨7年养老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三分之一,这无疑加重了企业职工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养老金双轨制”被指为当今社会“最大不公”,当是必然。
实际上两会代表委员早就关注了养老金双轨制。早在2006年,2007年的全国两会、李永海提交提案,提出“同样是退休,就因为企业与事业的‘身份’差异,退休工资居然会相差三四倍,甚至更多。全国2481万国有企业退休职工收入偏低的状况,已经成为社会分配有失公平正义的一个突出矛盾。”这几年,每年都有代表委员关注这一话题。据报道,在今年的两会上,目前已有几十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国家尽快解决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偏低问题。
尽管代表委员年年提,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国在2008年就启动了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但被舆论指为“一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牵扯到人员多,受到阻力大,正如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所称,4年过去,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几乎流产是因为:首先是在制度上缺少顶层设计,将事业单位分类,让人感觉被区别对待;同时,没让公务员参与也使很多人不满。当然还有担心利益受损。如果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受阻凝滞,那么公务员养老金改革岂非更受阻?
“本是同根生,贡献也相同,收入差三倍,何以论公平。”养老金既是社会对一个人贡献价值的评价,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安度晚年的“养命钱”。如果说没退休前,在工作上待遇应有所差别,但退休后依然差别悬殊,显然就背离了公平正义。毋庸讳言,养老金双轨制已经成为撕裂民意的一个突兀符号,按照专家的话就是“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从民众到代表委员都齐声呐喊,意味着养老金并轨再也拖不起了。
前不久《人民日报》推出“深化改革认识论”系列文章,疾呼“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日前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也表示,深化改革时机已到。改革养老金双轨制,难免引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微词,但不能因为有了少数人的微词就停止改革的步伐,抓住当前深化改革的良好时机,捍卫公共利益才是重中之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