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拿回300多,都十七八年,十六七年了,拿回这么几块钱,赔了,以前的钱值钱,说起来笑死了。
解说:记者了解单单是在椒江斜坡村(音)就有很多村民参加了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年前缴纳了200元,到现在才300多元,按月才2块钱,老百姓又得到了什么实惠呢?带着疑问记者陪着黄大爷来到了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告诉记者,当时的这种养老保险是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一般叫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财政不负担一分钱,黄答应他们看到的领取计算表就是根据当时的银行利息算出来的。
曹立红(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当时的表格是预测,模拟测算,当时的年利息是七八厘,95、96年的时候利滚利算起来,这样一个办法测算下来,他老伴个人缴了100元,按当时是12元一月,但现在这几年银行的利息一直在调,而且都是在下降。
解说:曹立红说一开始全国各地也是力推老农保,但是到了97、98年后就基本上停办了,目前椒江有9万多农民参加了这种老农保。
曹立红:95、96年办了两年,后来就没办了,上面一看也不对,觉得不是很科学。
记者:椒江有9万,那全市有100万左右吧。
曹立红:应该是很多的,当时是轰轰烈烈,村干部啊,村镇干部都到老百姓家里动员。
解说:曹立红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老农保确实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他们也在研究如何将椒江的老农保跟新农保对接起来,对于那些已经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人也准许他们退保。
主持人:看了相关人员的解释我们明白了,说是养老保险,其实就是让农民存了一点钱到银行,因为这些年银行都是副利率,所以农民存的钱就越来越不值钱,难道老百姓连存钱都不会,还需要政府代劳吗?我们来听一听网友们怎么评价这件事。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