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从4年前开始5省市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开始,汪玉凯就觉得这样的改革有些“盲目”了,他说,“从实施办法上就有些不对。”
汪玉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是个全局性的改革,“如果没有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为前提,如果没有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为前提,如果没有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为前提,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很难成功。”
汪玉凯表示,如果这些障碍没有解决,特别是分类改革没有完成的话,很难一刀切下去。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虽然有心改革,貌似气力不足。山西省2009年6月就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但其后再无更多措施。
记者从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目前还没有相关文件下发”,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是根据事业单位的类型不同而定,要看是自收自支单位,还是全额、差额的单位,标准都不同”。
而更多的地区还带着观望情绪在“调研中”,几十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一直沿用的运转模式、工资制度和养老办法,仍然在延续着。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保中心负责人此前撰文指出,改革自下而起,至今没有统一政策规定和统筹安排,使得这项改革既无法律法规支撑,也无统筹协调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市人社厅了解到,目前只有国家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两份通知,上海市并未有进一步的规定以示呼应。
而上海市目前除了个人自由职业外,不论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养老保险都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只不过在养老金的规则上,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不同。
另据广东省一位公务员透露,“养老保险的比例是个人和单位1:3,至少交15年后可以退休。”
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矛盾突出、难度不小,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主体的共识,这项涉及3000万人、126万个事业单位的改革注定是一场“高难度改革”。
三大体系需联动
然而,改革大势已定,时间表早已于去年下发给各地的事业单位改革文件中就定下了。
尹蔚民说,“现在已经在5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将来我们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到合适的时候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对于改革的顶层设计,汪玉凯称已经完成。他说,去年出台、今年正式公开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在2020年完成改革。
汪玉凯说,“首先用5年的时间进行分类改革,哪些属于行政性的,哪些属于事业性的,哪些属于公益性的,类型不清楚的话,将无法进行养老保险改革。”
他建议,在分类改革的基础上,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构这三大体系,必须要整体推进,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结构的公正,否则很难有实质进展。
全国人大代表程恩富也曾表达过类似意见。他说,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最终要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待遇差距,实现三者联动。
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并提及,这在汪玉凯看来非常适当,“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同时改革,这是对的”。他说。(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