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4日发布中国2011年人力社保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6亿人。而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人数均为4000多万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谈起农民工社保,往往认为土地就是他们最大的保障。事实上,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和务工时间的增长,土地的保障功能已越来越弱。据有关机构调查,33%的农民工在城市里有过失业的经历,失业期间,多数是靠自己过去的积蓄生活。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的社会阶层,是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农民工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状况决定了城乡协同发展的状况,已经和城市紧密相连,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而事实上城市给予农民工的保障却非常有限,城市居民对于农民工也缺少应有的尊重。地铁上,农民工有座却不敢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里,农民工成为主要责任人;农民工患上矽肺病,在家里等死……这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对农民工这个群体索取得太多,给予得太少。
农民工数量相当庞大,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将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问题若解决得好,必然有助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若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到一个庞大人群的幸福感与尊严感,还会留下诸多社会矛盾的隐患。从这一角度去观察,关爱、善待农民工,不只是一个人道的命题,更具有经济、社会的意义。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