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采用自愿性原则,将个人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与保险计划结合起来,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也就是商业资助型保障模式。
第三层次:积极壮大养老基金规模,为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寻找出口。如果不尽快改革现行的养老金体系,降低养老金体系中的隐性债务,那么未来养老金赤字很可能变成中国政府的隐性赤字,给政府带来财政和债务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现金流,如何拓宽养老金融资渠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私募基金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把养老基金做强做大,并使之成为中国人养老的"财富池"。
第四层次:延续居家养老模式。从真正体现"供养与反哺"的血脉相承和中华道德传统的角度看,居家养老模式还是最被认可的,但要看到,新的年轻一代面临的是"421"的家庭结构,政府如何通过各种养老补贴制度,为其减负至关重要。
第五层次:通过针对老龄人口的福利政策,建立退休养老待遇与工资增长脱钩,与物价上涨相挂钩,真正让老龄化福利与国民收入增长同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