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补充养老金缺口?
李珍:用存量的国有资产来填补基本养老保险的缺口不是一个新的观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讨论转制成本时,包括我本人在内的许多人都有此主张。对于时下的热议,我认为应该认真区别转制成本的缺口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的缺口。因为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老人”和“中人”工作期间的用于养老的劳动剩余并没有形成养老基金而是化为国有资产,转制成本用国有资产来填补是合情合理的,而新制度未来的负债由国有资产来填补则需要慎重。
在理论上讲,国有资产是全民的,凭什么用来补助一部分人?一些国家也建立了养老储备基金,如挪威的养老储备基金的目标是人均60万美元,它是人人有份的制度,而我们不是。即使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80%~90%,我们也不能指望基本养老保险能做到全覆盖,因为从就业结构看,我们的非雇用就业是大量的,其中的许多人不会被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覆盖。
杨燕绥:至于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结余、外汇储备冲抵、国有股划拨都是减小养老金缺口的办法,但是都需要有详细的制度安排,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的。国有企业现在养了这么多老职工,实际上它自己消耗也很多。它到底能做多少,怎么做,这都需要制度安排。
谢作诗:我主张取消社会保险制度,而不是用国有企业利润,或者变卖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因为这样做只是缓解一时的困难,却不能根本解决账户亏空的问题。至于外汇储备,根本就不能用来补充社保基金。你不能直接给大家发美元,因为国内根本就不流通美元,发了美元人们会到银行换成人民币,最终美元还是回到外管局成为国家的外汇储备。
这个过程等价于央行直接印钞票补充社保基金。外汇储备是那些出口了产品的个人和企业将所得美元暂存于国家(人民币是收据)的产物,人们随时有用人民币(收据)换回美元的要求,怎能发给大家了事?当然,一定要坚持社会养老,那么卖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