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有些事情愿望是好的,可总有许多原因使之推动起来很难。简单说一下原因。
第一,北京有些部门办事效率低。据说在上海,一般的事情能简化则简化,只要政策有规定,不需要什么人情就能办成事,而且可能一支烟也不需要。在北京可能要托比较多的人情。象地铁10号线及其他线路行驶中的手机信息,还存在想互扯皮,互相圈地的嫌疑。
第二,作为首都的北京做事患得患失。据说在北京,什么事都得考虑影响,考虑稳定,考虑居民的承受力。比如,北京市民在公交车上使用一卡通一次只要四角钱的车费,地铁单一票价两元。在上海,早已是市场经济了,公交车费空调都是两元,地铁起步就是三元。还有,就是汽车上牌照,北京免费,上海最近降了许多还得3万多一牌照。要说这方面,北京市民还是很幸福的。
第三,北京首都市民待遇意识超过信息化意识。作为首都的市民,自然有一定优越感,怎么说咱是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相应的市民待遇自然应该好些。至于信息化的问题,如果有利于首都市民待遇提高,就上马,否则就靠边站。不仅长期要有利,短期也得见效才行。这就苦了信息化建设推动部门。
第四,北京市民的挑剔程度不亚于上海。以前都说上海人很精明,很挑剔的,但现在看来北京人也不亚于上海人。例如北京地铁,据说在使用电子票卡时,还有人说对“左撇子”不方便,站在白线外刷卡不方便等,这些问题好像在上海都没有。
声明一下,希望北京能利用奥运的契机,在某些基本的城市信息化方面迎头赶上,不然会有损北京的形象;也希望上海也能利用世博会的契机,在某些方面能让市民享受些优惠待遇,比如在公交与地铁的票价、汽车上牌等方面,上海人是非常羡慕北京人的。(出处:慧聪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