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开始反思:明显是杞人忧天和危言耸听的帖子,为何总能流传这么广?是大家太没有经济学常识、不愿思考,还是这种放大的焦虑情绪,其实也暗合了很多人的心理预期?
各种“焦虑帖”被制造并受到追捧,一方面确实反映了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但另一方面,在媒体、社会舆论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焦虑情绪被生发、放大,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甚至营造出一种全民焦虑的“奇观”——焦虑已成一种“时尚”,大家抱怨着焦虑,又消费着焦虑、享受着焦虑,似乎不焦虑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下,80后被贴上各种“奴”的标签,甚至要为退休后的生活忧心,也就不足为奇。
好在,一些网友开始反思,如何才能不被这种放大的焦虑情绪影响和裹挟。一名开心网网友发帖说,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交网络中拥有好友人数越多的用户越有可能变得焦虑和紧张。相比于网络上的虚拟空间,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情感的交流。
一名百度贴吧网友说,对于80后来说,焦虑和抱怨无济于事。这些根本不会带来情感方面的快感和慰藉,却会腐蚀我们的精神,破坏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会发现自己都被贴上了“哀号者”的标签,陷入一种抱怨轮回。正如比尔·盖茨所说:当你抱怨不公平时,是否反省过“我够努力了吗?”
网友“自由风向傻丫”说:“少做这样的计算吧,现下各种‘橡皮人’(源自王朔的小说,反映了当代都市中迷失自我的年轻人状态——编者注)、‘变态人’还少吗?在奋斗无用论的前提下,这样的计算,只会让奋斗无用论更加盛行!这不该是80后应有的人生信条!”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