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重点群体的就业情况,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将不断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我市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扶持,推进企事业单位见习基地建设,要让本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5%以上。实行农村转移劳动力订单式培训,鼓励支持农民工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行动,鼓励企业接纳就业困难人员,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就业。
养老金将继续上调
建成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五项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我市将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十二五”期间,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将达到1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达到85%以上,60周岁及以上人员全部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目前我市的社会保险已经实现全覆盖,市内四区和城阳区、即墨市去年已经推行,其它区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正在组织登记参保,登记后补缴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费可提高养老金待遇。同时还将扩大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和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稳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我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企业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合理转换。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探索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推进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市要继续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市级统筹。逐步减轻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大幅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逐步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同时还要健全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机制。
人才总量将达155万人
根据规划,我市将建设海洋科技教育、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人才集聚区,努力打造国际化区域性人才高地,全市的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55万人。同时,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学科,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造就一批国际水准的科技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吸引国内著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校或分支机构,选送优秀公务员、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到国内外培训、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在人才引进方面,将优先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急需人才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专业拔尖人才。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海外招才引智活动,完善海外人才准入、管理和待遇制度,鼓励国外专家、海外华人和留学人员来青工作或服务,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实验室等人才载体建设,吸引和聚集潜力型创新创业人才。(记者陈珂)
崂山全面实施基本养老保险
昨天,记者从崂山区政府获悉,为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崂山区今年开始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凡具有崂山区户籍、年满16周岁及以上(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各类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居民均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两部分构成。个人缴费分为九个缴费档次,由参保人自主选择。
符合城乡居民参保条件并自愿参保的居民,于2011年12月31日前携带二代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2份复印件(重度残疾1-2级的人员还需携带二代《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提出参保申请,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崂山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咨询电话:88899809。(记者许芳通讯员孙景军)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拓宽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以上。为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有关部门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为此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同时还要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持续增长,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通过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