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辽宁养老金三年入不敷出 财政面临崩溃危机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首个参与试点的省份辽宁三年来不得不每年借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当期发放,且借款数额逐年增大,原本做实的个人账户又一次回到“空账”状态。

  “做实”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走过十个年头之后,仿佛绕进一个莫比斯环般的怪圈:首个参与试点的省份辽宁三年来不得不每年借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当期发放,且借款数额逐年增大,原本做实的个人账户又一次回到“空账”状态。专家表示,碎片化制度加剧了养老保险体系内部的利益分化,养老金应加快实现全国统筹。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从辽宁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获悉,辽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2011年被借支76.8亿元,比2010年的63.5亿元增加13亿元,已占到前一年积累额的1/10。

  可以想见的是,这一措施实非得已。事实上,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最早范本的辽宁来说,沉重的历史包袱和日趋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正对制度的持续性形成挑战。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统筹基金是以年轻一代的缴费支付退休一代的待遇,个人账户则长期积累以备未来发放。2001年起,国务院确定辽宁作为全国第一个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省份,在13个省市开展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

  然而,在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之前,企业员工基本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但在制度设立之后,这部分职工退休后却从养老保险基金中领取养老金。因此,仅靠统筹账户通常难以应对当期发放。

  对于辽宁省来说情况尤其如此。在计划经济时期聚集了大量城镇人口,辽宁目前不仅退休职工人数占到全国的1/10,且老龄化程度居于全国第四位。不仅如此,连续八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也加大了养老金支出压力。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