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赵文祥认为,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的补缺压力更甚“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方财政将面临崩溃的危机。”
为了降低这一风险,辽宁省2008年确定了“不能单纯依赖上级补助,继续挖掘内部潜力”的“扩面”思路(即增加缴费人数),激励更多城镇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从业的农民工、外埠人员等加入职工养老保险,以增加缴费收入,弥补资金缺口。
然而,作为最早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省份,辽宁的征缴“扩面”已进入饱和期。辽宁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辽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500万,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下一步扩面的重点只能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空间有限。不仅如此,征缴扩面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短期能充实养老金,但当这部分人群退休时,养老金缺口会越来越大。
采取这一方式,地方社保机构也有苦衷。上述负责人表示,征缴扩面并非长久之计,期待下一步中央财政对辽宁补助能更大一些。最重要的是,希望更早实现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全国统筹,“这样辽宁可能受益更多。”
其实,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还有超过2万亿元的结余,但都沉淀在少数发达省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认为,碎片化的制度加剧了养老保险体系内部的利益分化,这些省份的结余没法转移给辽宁这样的亏损省市,缺口只能由财政转移支付。而财政补贴资金也必须随着做实账户规模的扩大、退休人数的增加而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是基金结余在少数富裕省份绝对增长,而在缺乏好的投资体制的情况下其实意味着贬值。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单纯依靠中央财政补贴,挪用个人账户,扩面征缴,串用其他社保资金,“东拼西凑,这样的路子走不远,既造成当期财政负担,也为未来埋下危机”。她建议,养老金制度尽早改革,将养老金交由中央统筹,实行个人账户全民化和市场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