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安市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越来越完善。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五项社会保险扩面83.3万人次,各项社会保险收缴率均达到95%以上,全市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83.1亿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34.8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连续13年保持100%。
2011年7月1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合并,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2012年,启动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为1.6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一季度价格临时补贴159.4万元。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市政府印发《关于实行社会保险市级统筹的意见》,驻县市区市属以上单位9.9万名职工、3.4万名离退休人员纳入市级经办管理。
实行生育保险定额结算管理,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发生的统筹内医疗费用“零负担”,1280名生育妇女受益,受益金额486万元。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了一批改制企业内退人员养老待遇、白血病患者医药费等50多件问题。
劳动争议调解形成“泰安模式”
今年,泰安市新增城镇就业18.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帮扶2.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投资210万元建立泰安市家庭服务网络中心,设置寻呼服务系统,设立统一的电话呼叫号码,建立专门的网络和短信平台。推进就业管理服务精细化,实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管理。实施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扎实开展就业培训,着力破解就业难、招工难“两难”问题。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到位,减轻企业负担1.7亿元,稳定岗位4万余个。
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5%以上。全市检查用人单位1.8万户次,涉及职工114.5万人次,为劳动者解决拖欠工资7860.8万元;受理立案举报案件1822起,结案1817起,结案率99.7%。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全程调解机制,全市建立基层调解组织3600个,聘用专兼职调解员1.4万人,形成了全程调解、全面调解、全员调解的大调解格局,全程调解机制被称为“泰安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