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工商还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生产,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品牌经济,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其农产品注册商标、争创品牌、提高知名度、对外拓展市场。在工商部门的扶持下,2010年底,南乐县寺庄乡王洪店村的南乐县洪育肉牛繁育专业合作社为其繁育的牛犊申请注册了“洪育”牌商标。现在,该合作社一栏栏的种牛、小牛耳朵上都拴着设计新颖的商标牌,牌上还标注着该牛的出生日期及管理编号,大为吸引购买户的眼球,市场规模迅速膨胀。工商部门还从指导合作社与养牛户建立订单关系入手,形成了繁育基地与养殖个体的稳固经营链条。合作社创新管理模式,把受孕的母牛无偿提供给贫困的养殖户管理,待产下小牛后收回母牛,达到了“送养母牛增壮,养殖户增收”的双赢效果。寺庄乡北渠头村的管士英2011年初从合作社牵回3头母牛,今年又喜添3头小牛犊。“合作社让俺享受了‘无本养殖’的待遇,今年全家增收2万元多元哟。”管士英抚摸着牛耳上的商标牌子说。
据了解,通过工商部门的大力扶持,南乐县形成的“合作社+农户+订单”的养殖、种植基地有10多个,每年带动7600余户农民实现增收1.8亿元。合作社经营的肉牛、肉鸭、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远销到上海、河北、北京、河北、安徽等地。“南乐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工商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加油助推,围绕农业产业化强村富农,是一条非常可行的路径。”南乐县工商局局长关延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