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未来是否有购买理财产品的意愿时,22位老年人中有9位表示有意购买,其他13位明显表示更认可银行储蓄;9位准备购买理财产品的老年人中,有5位选择购买国债,3位选择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位同时选择国债和银行理财产品;另外,9位受访者均表示,更看重理财产品的安全性而非收益率;在选择金融机构时,9位受访者均对银行更加认可,没有人选择保险和证券公司。
这些理财误区您有没有?
“老年人现阶段的理财热情空前高涨,但也存在明显的误区。”多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本报记者。
误区一,很多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时瞒着自己的子女。其实,相较老年人而言,年轻人接触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往往能对老年人的投资理财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议,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误区二,很多老年人投资理财的思路过于保守,仅认可定期存款和国债,对于理财产品、基金等则通通排斥;即便利率高过银行的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也不接受,等于放弃了使本金增值的机会。
误区三,少数老年人则过于激进,一味地追求收益率,而不考虑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和风险等级,忽略了投资理财最根本的安全性。
误区四,很多老年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很盲从,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而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