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人社部近日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出台这个办法的目的是什么?
杨红娟:这一制度设计的本源精神就在于,打通三类养老保险的“接口”,逐步实现三类保险制度的融合,进而落实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尽管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的全覆盖。但经常出现身份交叉、重叠的情况。由此产生多种制度在同一个参保对象上聚焦,多元化制度供给造成保障资源的浪费,此次就要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如果不打通三类养老保险的“接口”会带来什么后果?
杨红娟:一方面使保障对象无所适从或交费负担加重,另一方面造成管理混乱和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等的浪费。特别是对于农民工来说,会带来很多麻烦,最终造成一些人非正常退保。还有一些人由于没有吃透社会保险只能参加一个的制度精神,总是带着侥幸心理,希望从不同的保险得更多的保障,从而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
记者:三项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会起到什么作用?
杨红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海量工程,牵扯方方面面,三项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的一个点。但要推进衔接就会涉及许多相关制度,如劳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它们的开放程度直接决定着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接轨进程。但另一方面,三项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也是一种倒逼机制,对于劳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形成有力的推动,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记者:这些年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一直都在探索,“中国式养老”为何如此复杂?
杨红娟:中国的账户资金投资制度不统一,收益率不一致,各地账户比例也不一致,做实没做实的差异性很大。再加上我国各省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在短时期内都无法消除,国家统筹一直难以真正实现。所以,地区间转移也很困难,可以说目前对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也只是刚刚开始,建成基本养老体系需要更多的制度创新,今后还有更多的难关需要攻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