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人社部官员:解决养老金双轨制不能再拖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有关官员表示,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养老金双轨制不能再拖。

  而且,任何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度的实施,都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变革,其基本准则是保障新旧制度之下劳动者的缴费成本和收益不会受损;二是在足够长的时间里面进行制度变革。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提出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2岁之后,其实施历程长达几十年,至今尚未实行完毕。与之相伴的,还有提前退休减计养老金、延迟退休增发养老金的规定。

  我个人认为,中国探讨法定退休年龄的变更,同样需做到保护劳动者利益,在保护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

  焦点2养老金改革关键在消弭巨大福利差距

  京华时报:目前公众反对延迟退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老金“双轨制”。但有专家认为错不在两个制度,认为双轨制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且存在一定合理性。比如机关事业单位不像企业有市场营收,自负盈亏,而是公益性质,经费来自财政拨款。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部分人也不都纳入社会保险制度,或纳入也有一些特殊制度安排。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高庆波:养老金双轨制是“碎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由于存在着比较效应,在养老金碎片化问题严重的地方,往往容易引致各种社会问题。

  中国的养老金制度事实上不仅仅是双轨制,而是数量极为繁多的不同制度安排,是基于就业的两种养老金制度安排,他们因为身份的不同,形成了两种大的制度(双轨制),在这些制度中,还有各个地区缴费参数不同,所形成的数以百计的小制度。此外,还有基于身份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保制度。尽管中国现在的养老金制度体系有其历史成因,但我认为,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大一统”。在当前条件下,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提高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外的各种退休金制度的福利待遇水平,消弭巨大的福利差距。(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