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企业退休高工、高龄人员等群体适当再提高调整水平。
这是自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第9年调整企业养老金。2012年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了1721元,与2005年调整前月人均700元的水平相比,8年累计月人均增加1021元。照此计算,此次调整后,预计企业人员退休金将达1893元/人/月。为何退休金8年连上涨,但普通退休职工却没有特别大的感受,生活水平并未有显著提升?
为此,IBTimes中文网于1月10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锦棠。
潘锦棠对IBTimes中文网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相对于公务员和国企的养老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现在国家只是微调,还没有大动作的改革养老金制度。"
对于企业退休职工没有感到太大的实惠这一问题,潘锦棠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养老金的"双轨制"。
据IBTimes中文网调查,中国养老金"双轨制"是从1992年开始实施的,是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其规定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
由于这一制度的存在,潘锦棠说,尽管国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了连调,但这些连调的总和,尚不足机关事业单位一次调整的幅度,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