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若要真正达到广大城乡居民所期待的社会保障的安全屏障效果,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如在上世纪末我国强调的社保只能是"低水平",进入本世纪后社保升级为"基本保障",而未来的社保必定会成为调节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基本杠杆。当然,社会保障水平还要提倡适度,它必须要做到,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其四,在保障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加快体制、制度整合,以促进社会保障更加公平。
以养老保障为例,目前是几种养老体制同时运行的模式,公务员养老、事业单位养老、国企养老、私企养老、城市居民养老、农村居民养老等标准都不相同。这种首先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保障方式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持续的,难以真正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完整性。
有消息称,某省已经开始试行将公务员退休制度和医疗制度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中了,不再享有公务员的退休、看病特权。此消息一出,网上一片好评。认为这项改革的意义已不仅仅是公务员养老、看病与社会接轨的问题,而是对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制度突破。如果对公务员的系列改革能加快推进,今后也可能就不会再出现公务员招考一个位置有近万名考生竞争的状况。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