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想到买保险公司发行的商业养老保险来养老,由于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较低,理论上商业保险确实可以起到补充作用,但实际上,各类商业保险均存短板。
其实,不同商业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与储蓄功能的配比是不同的,其中未来具有养老功能的是储蓄型产品。然而越来越多的储蓄型产品正在朝专一化发展,比如很多在银行渠道销售的储蓄型保险都基本不含有额外的保障功能,保费全部用来理财。
保险养老难避通胀怪圈
尽管储蓄型保险越来越专攻于养老这一领域,但现实却并不美好,保险的养老功能还是存在疑问的,这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尤其明显。保险产品的收益能力与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感觉完全背离,差距过于明显。
王阿姨上世纪90年代购买了一款传统型的寿险产品,每年交费约3000元,共交20年,当王阿姨60岁之后,每月能拿到约700元的养老返还金直到终身。3000元的保费在当时不算小数目,每月700元的保险收入也是能够让人接受的,“但是现在700元算什么?”王阿姨对此十分无奈。
按道理,上世纪90年代保险产品的收益能力是非常好的,因为当时通胀和银行利率都很高,所以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保单预定利率也同样很高,大多超过7%,有的产品甚至能够达到10%。从这一数据看来,当时的保险是能够很好地规避通胀风险的,然而时间证明这一结论并不成立,在老百姓对物价涨幅的感官认识上,当时的保险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更何况现在的保单预定利率不会超过2.5%。
分红险是弥补传统寿险抗通胀能力不足的升级版,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一般只有1.5%~2.0%,增额部分依靠不确定的分红来获得。遗憾的是,分红险的实际收益也很难对抗物价上涨,同时,分红还要考虑保险公司本身的营利状况而定。
当然,储蓄型保险有其独特的优势——强制性。由于退保和断供会带来经济损失,保险能够做到投保人至少能把钱攒下来的目的,这对于“月光族”这一群体的意义十分重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