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养老金实行双轨制,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公务员和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中国2012年普通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0%至90%。如此差距悬殊的养老金待遇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
"目前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养老金待遇方面,由于双轨制所导致的待遇差距过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近年来人大、政协两会之前和期间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发布仪式上称,"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高度重视和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的时候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从2008年开始,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试点。但时隔五年,基本没有实质性动作。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称之为"失败的试点"。
试点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并轨难度大。根据社会福利的"棘轮效应",任何国家的养老金都是增加容易、下降困难。这使得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不并轨,一方面社会的不满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积累下去以后改革的难度会更大。如果并轨,要动这几千万人的奶酪,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